您的位置 : 丽质文学网 > 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 > 桂玲赵国良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全文纯文本无删减免费阅读

桂玲赵国良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全文纯文本无删减免费阅读

2025-11-28 16:18:29 作者:凤家丫头
  • 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 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

    我是被女儿的恶婆婆用凳子砸死的的。我生了四儿一女,被夸子孙满堂有福气,实则累死累活。瘫痪后,儿子们像踢皮球似的推拒我,大冬夜把我扔在门外。是大女儿赶回来,用板车把我拉到她婆家,可她因此遭婆婆和老公打骂。我才悔悟,是我毁了她——逼她辍学打工供弟弟,为彩礼把她嫁进差人家,看着她受欺负也不撑腰。再次睁眼,回到怀二胎时,看着女儿天真的小脸,我幡然醒悟。什么

    凤家丫头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重生
    立即阅读

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 章节介绍

通过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这部小说我们就可以看出凤家丫头的写作能力,作者文笔非常的缜密,逻辑思维很强,可以构思出如此巧妙的场面,令人佩服,第5章内容:小月子,坐得并不安生。婆婆虽然没再上门大吵大闹,但指桑骂槐是少不了的。隔着院......

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 第6章 在线试读

小月子,坐得并不安生。

婆婆虽然没再上门大吵大闹,但指桑骂槐是少不了的。

隔着院墙,都能听到她跟别人抱怨,“不下蛋的母鸡”“心肠歹毒”“老赵家算是绝后了”之类的话。

赵国良依旧沉默,但看我的眼神,多了几分复杂,似乎还带着点怨气。

他大概觉得,是我让他成了村里的笑话,让他“绝了后”。

我不在乎。

身体稍微好点,我就开始琢磨以后的日子。

光靠赵国良种那几亩地,饿不死,但也富不了,更别说供桂玲读书了。

我得想办法挣钱。

可一个农村妇女,能干什么?

绣花?纳鞋底?那点钱,也就够买个针头线脑。

正发愁着,村里传来消息,说乡里要办个编织袋加工厂,招女工,计件算钱。

我心动了。

虽然工钱肯定不多,但好歹是个稳定的进项。

而且是在乡里,离家有点距离,也能暂时避开家里的糟心事。

我跟赵国良说了想去。

他闷头抽烟,半天,瓮声瓮气地说:“你去干啥?嫌不够丢人?”‌⁡⁡

我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:“我凭力气挣钱,丢啥人?总比有些人,自己没本事,还嫌老婆丢人强!”

赵国良被噎得脸通红,把烟袋锅子往鞋底狠狠一磕,起身出去了。

我知道,他这是默许了。

反正,他也管不了我。

去报名那天,我起了个大早,把桂玲收拾利索,送她去上学。

路上遇到几个同样去报名的媳妇婆娘。

看到我,她们的眼神都有些异样,聚在一起窃窃私语。

“她还真敢出来啊?”

“可不是嘛,把儿子都打了,心真狠。”

“听说她还要去厂里做工呢,不在家老实待着……”

“啧啧,赵国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……”

我挺直腰板,从她们身边走过,假装没听见。

编织袋厂设在乡里废弃的小学教室里,机器轰隆隆响,空气里弥漫着塑料加热后的味道。

活不复杂,就是把切割好的塑料片用热合机压成袋子。

难的是手要快,要准,不然容易烫到手,或者出次品。

一起做工的,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媳妇,手脚麻利。

我年纪稍大,又刚做了手术,身体还没完全恢复,一开始难免手生,做得慢。

管工的婆娘姓王,是个颧骨很高的瘦女人,看人的眼神带着挑剔。

她在我身边转了几圈,阴阳怪气地说:“有些人啊,在家里横,到了厂里,就得守厂里的规矩!做不出来,可没工钱!”

我知道她在说我。‌⁡⁡

没吭声,只是低着头,更加专注地忙着手里的活。

我不能被赶回去。

为了桂玲,我也得坚持下去。

一天下来,腰酸背痛,手指头也被烫了几个泡。

看着记工本上那少得可怜的数量,我心里有些发沉。

这样下去,一个月也挣不了几块钱。

不行,我得想办法加快速度。

晚上回到家,赵国良和桂玲已经吃过饭了。

锅里给我留了两个窝窝头,一碗稀粥,都凉透了。

我也没计较,热了热,凑合吃了。

桂玲看着我疲惫的样子,小声说:“妈,要不你别去厂里了,太累了。”

我摇摇头:“不累。妈得多挣钱,供你读书。”

她低下头,没再说话,默默去灶房烧了热水,给我端来泡脚。

看着盆里袅袅升起的热气,我眼眶有些发热。

这孩子,懂事得让人心疼。

第二天,我再去厂里,仔细观察那些做得快的媳妇是怎么操作的。

我发现她们动作连贯,几乎不停顿,而且左右手配合得很好。

我学着她们的样子,慢慢调整。

虽然还是会被烫到,虽然速度还是比不上别人,但比第一天好多了。

王工管依旧没什么好脸色,但也没再特意找茬。‌⁡⁡

就这样,我白天在厂里做工,晚上回家操持家务,照顾桂玲。

日子忙碌而充实。

身体很累,但心里,却渐渐有了底气和盼头。

第一个月发工钱,我领到了十八块五毛钱。

捏着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,我手都在抖。

这是我靠自己挣来的钱!

不是靠男人,不是靠儿子,是我刘奋,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!

我用这钱,去供销社扯了几尺花布,给桂玲做了件新褂子。

又买了两斤肉,包了顿饺子。

桂玲穿上新衣服,高兴得在院子里转圈圈。

吃饭的时候,赵国良看着碗里的白面饺子,愣了一下,没说什么,埋头吃了。

婆婆不知道从哪儿听说我挣钱了,还买了肉,又跑过来,站在院子门口骂:“有点钱就烧得慌!不想着攒起来,净瞎霍霍!赔钱货穿什么新衣服!有那钱不如……”

我“砰”地一声把门关上了,隔绝了她刺耳的声音。

爱骂骂去。

我的钱,我想怎么花,就怎么花。

我给女儿买衣服,天经地义!

晚上,我拿出剩下的钱,仔细数了数,小心地藏好。

这只是开始。

我要攒更多的钱。

给桂玲交学费,买书本,让她安心读书。‌⁡⁡

将来,还要送她去县里,去市里,读更好的学校。

我的桂玲,值得最好的一切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