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丽质文学网 > 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 > 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主角桂玲赵国良在线免费赏析阅读

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主角桂玲赵国良在线免费赏析阅读

2025-11-28 16:18:31 作者:凤家丫头
  • 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 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

    我是被女儿的恶婆婆用凳子砸死的的。我生了四儿一女,被夸子孙满堂有福气,实则累死累活。瘫痪后,儿子们像踢皮球似的推拒我,大冬夜把我扔在门外。是大女儿赶回来,用板车把我拉到她婆家,可她因此遭婆婆和老公打骂。我才悔悟,是我毁了她——逼她辍学打工供弟弟,为彩礼把她嫁进差人家,看着她受欺负也不撑腰。再次睁眼,回到怀二胎时,看着女儿天真的小脸,我幡然醒悟。什么

    凤家丫头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重生
    立即阅读

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 章节介绍

在凤家丫头的描绘中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中的桂玲赵国良等人物被写活了,每一位角色都很有自己的特点,剧情方面又比较新颖,丽质文学网实力推荐,第6章内容:桂玲小学毕业了。她争气,考了乡里第一名。学校敲锣打鼓把成绩单送到家里,校长还......

《重生不再要多子多福,只生女儿一个》 第7章 在线试读

桂玲小学毕业了。

她争气,考了乡里第一名。

学校敲锣打鼓把成绩单送到家里,校长还亲自来了,夸桂玲是读书的好苗子,让家里一定支持她继续读初中。

赵国良蹲在门口,听着校长的夸奖,脸上没什么表情,只是“嗯”了一声。

婆婆在一旁撇撇嘴:“丫头片子,读那么多书有啥用?早晚是别人家的人。”

我没理她,拿着那张薄薄的成绩单,却觉得有千斤重。

心里是高兴,是骄傲,但也有一丝隐忧。

初中在镇上,离家十几里地,得住校。

学费、书本费、住宿费、生活费……加起来,不是个小数目。

光靠我在编织袋厂那点工钱,紧紧巴巴,恐怕刚够。

而且,镇上花销大,我不能让桂玲在学校里吃得太差,被人看不起。

得想办法,多挣点。

正好,村里有人家娶媳妇,要缝新被子,找不到合适的帮手,知道我手脚还算利落,找上了我。

工钱给得比厂里高,就是耗时间。

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。

白天在厂里做工,晚上就去那家帮忙缝被子,常常熬到深夜。

几天下来,眼睛熬得通红,手指头也被针扎了好几下。‌⁡⁡

赵国良看我这么拼命,终于忍不住开了口:“你这是干啥?不要命了?”

我头也不抬地纫着针:“给桂玲攒学费。”

他沉默了一会儿,闷闷地说:“一个丫头,识几个字就行了,非得读初中?村里像她这么大的姑娘,都能帮着家里干活了。”

我停下手中的活,抬头看他:“赵国良,桂玲是你亲闺女。她考了第一名,是光宗耀祖的事情。你就甘心让她像村里其他姑娘一样,早早嫁人生孩子,一辈子围着锅台转?”

赵国良被我问得哑口无言,张了张嘴,最终什么也没说,转身出去了。

我知道,他骨子里还是觉得女儿是赔钱货。

指望他改变观念,难。

只能靠我自己。

桂玲很懂事,看我这么辛苦,偷偷跟我说:“妈,要不我不读初中了,我在家帮你干活……”

“胡说!”我打断她,“你必须读!不仅要读初中,还要读高中,考大学!妈就是砸锅卖铁,也要供你读出去!”

桂玲看着我,眼圈红了,用力点了点头。

开学前,我终于凑够了桂玲第一学期的费用。

我把钱仔细包好,塞进她书包最里面的夹层。

又给她准备了两身换洗的衣裳,虽然都是旧布做的,但洗得干干净净。

送她去镇上的那天,天还没亮我就起来了。

煮了几个鸡蛋,烙了两张饼,给她带着路上吃。

赵国良破天荒地没下地,蹲在门口抽烟。

看着我把桂玲送出门,他嘴唇动了动,似乎想说什么,最终却只吐出两个字:“走吧。”

桂玲回头看了看这个家,看了看她那个沉默寡言的爹,眼神有些复杂。

“爸,我走了。”她小声说。‌⁡⁡

赵国良“嗯”了一声,没抬头。

我拉着桂玲的手,走出了院子。

走出村子,走上那条通往镇上的土路。

路很长,桂玲背着她的小包袱,跟在我身边。

“妈,你别太累了。”她小声说。

“妈不累。”我拍拍她的手,“你在学校好好的,专心读书,别惦记家里。”

到了镇中学,看着那比村里小学气派多了的校门,桂玲的眼睛亮亮的。

我帮她办好入学手续,铺好床铺,又把身上仅有的几块零钱塞给她。

“拿着,买点零嘴吃,别亏着自己。”

“妈,我不要,你留着……”她推辞着。

“拿着!”我硬塞进她手里,“妈能挣。”

安顿好一切,我该走了。

桂玲送我到校门口,拉着我的衣角,有些不舍。

“回去吧,好好念书。”我摸摸她的头,“放假了就回家。”

她点点头,眼睛里有泪花在闪。

我狠下心,转身走了。

不敢回头,怕一回头,自己也忍不住掉眼泪。

走在回家的路上,看着路两边熟悉的田地,心里空落落的。

女儿长大了,要飞出去了。

这个家,以后恐怕会更冷清。‌⁡⁡

但更多的是欣慰。

我的桂玲,终于走上了和前世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
回到家,院子里静悄悄的。

赵国良不知道去哪儿了。

灶台是冷的。

我挽起袖子,开始生火做饭。

日子,还得继续过。

为了桂玲,我也得把这个家撑住。

至少,在她羽翼丰满之前,这里还是她的根。

晚上,赵国良回来了,身上带着酒气。

他很少喝酒。

看来,女儿去镇上读书,他心里也不是毫无波澜。

他坐在炕沿上,看着我,眼神有些浑浊。

“桂玲……安顿好了?”他问。

“嗯。”我应了一声。

“读那么多书……有啥用……”他又开始念叨。

我没接话。

跟他争论,毫无意义。

他见我不理他,自顾自地嘟囔了几句,倒头就睡了。

黑暗中,我听着他沉重的鼾声,毫无睡意。‌⁡⁡

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挣更多的钱。

编织袋厂的工钱太死。

帮人缝缝补补也不是长久之计。

也许,该想想别的门路。

听说镇上有人收山货,蘑菇、木耳什么的,价钱比卖给供销社高。

后山那么大,或许可以去碰碰运气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