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丽质文学网 > 从部落到原始共和 > 《从部落到原始共和》小说全文免费第十章换婚僵局

《从部落到原始共和》小说全文免费第十章换婚僵局

2021-04-21 07:59:03 作者:沈清平
  • 从部落到原始共和 从部落到原始共和

    周华,民国年间的人,“活”到了原始状态的部落中去。是重生?是穿越?具体啥年代?他自己也不清楚,由读者们见仁见智。原始状态的部落生活既不顺畅,更不浪漫。穷有穷的痛苦,富有富的灾难。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,可能瞬间灰飞烟灭;展转难存之时,却又东山再起,步步强势;似梦,非梦。自己活着、活好,更为相关人活着、活好的杜撰小说!会有点大中华的“狭隘”。

    沈清平 状态:连载中 类型:历史
    立即阅读

《从部落到原始共和》 章节介绍

沈清平描绘的《从部落到原始共和》中周华槐块的形象很饱满,非常的吸睛,看后无法忘记,而且会时不时的浮现在脑海中,《从部落到原始共和》第10章内容介绍:部落人被饥饿、寒冷、危险所激发出对富足、安定的渴望,和由此爆发出的决心、耐力,再次超乎周华的......

《从部落到原始共和》 第十章 换婚僵局 在线试读

部落人被饥饿、寒冷、危险所激发出对富足、安定的渴望,和由此爆发出的决心、耐力,再次超乎周华的想像。本来是负责煮饭、饲养的妇女们,赶着忙完自己的活,就去帮着烧木头、挖桩沟。带孩子的则轮流留三五个人照看幼小些的,其余人带着大些、能干点力所能及的活的小孩子,或管理菜地,或干脆帮着挖桩沟。二百多米长、三米多高的木栅墙,十多天就完成。

耕地除了那两块抛荒久些的,也全开垦好了。周华设计了一种宽大的比猪八戒钉耙多几个齿的木耙,在粗挖过的地里一畦地撒上积肥来回耧,省去不少人力。以往用来撒播只够千余亩的种子,也由于采用了株距行距点种覆土的方法种足了三千多亩。本着农时不等人的想法,他又从还带壳的存粟中选取了些,又拿兽皮、兽肉从附近部落再换来些,种满了开垦出来的另外三千多亩。

尽管伙食够好,体力都不错,热情也高。他还是打算先缓缓耕地的事,只让大家从耕地边缘的树林、草丛中,采集杂草、树枝树叶、枯藤腐土,搀杂上特意找来的空心类草梗在地边的草棚里烧薪肥兼守护。这样,白天堆足了,夜里人撤回后还是处处烟火,噼啪连响。以往防不胜防的兽类,也就不敢接近,更别说是糟蹋耕地。

不清楚首领怎么还迟迟没带人回来,冬天拆了那么多窝棚,也该赶紧建新的了。否则再晚些,人全回来,春雨一下,还真要遭殃!

他不想再建那种地下挖坑,上边再捆圈木头,然后铺兽皮,再盖茅草的窝棚了。有那劲、那时间挖半人深的大坑,还不如围圈石块四周挖浅沟,挖出的土直接夯基础,然后盖木棚省事。而且木棚干燥舒适、牢固耐用、还高档些!

老人们原先已经整出了每座三多米宽四米来长的基础三十多座,栅墙完成后,猎手和留守的妇女们又积极投入,到现在已经完成四排一百六十余座地基。看着这些沟渠清楚,地面平整的基础,别说是老人、妇女,就连猎手们也开始哀求他快点建一座让他们瞧瞧。

没有金属工具,采用榫卯企口是难办到的,用挖坑埋桩的方法又容易出现腐烂太快的缺点。他采用了原木砍出相应的凹凸咬合口,用藤条绑牢的方式先搭好“伞”字形两边加柱的受力承重框架,再加盖树皮、茅草屋顶和四面细长木杆并排拼接成的墙。

第一座有门、带窗的木棚建好后,触炎、槐头这些人连睡觉、吃饭都嫌浪费时间。常是趁着守夜,烧旺篝火通宵达旦赶工,完全着迷啦!

周华知道自己对那些工具的杀伤力,很自觉地只负责技术指导,不敢动手实际操作。随着大伙熟练掌握木棚建造技巧,他在现场就成了碍手碍脚的多余角色。被阿舅、阿公级别人物呵斥过几次后,干脆甩手,研究起原来那些窝棚的用处来。发现这些半地下的窝棚要是开道沟,把雨水引到部落内向河里排

水的大沟里,再把里面整理一下,倒是储存饲草青料的好地方。“冬天也不怕没饲草喂猪了!”

当建设迷们建好十多座木棚时,槐块带着五十多人的猎手队回来。一见面,他就告诉周华,换婚陷入僵持,首领、巫和长老们还在和其他部落商讨,一时半会还回不来。这次回带来的人还只是帮忙运送物资的,不是换回来的。

“不是早就说好了换婚嘛!咋还那么难呢?阿舅?”周华心忧木棚建设速度,略带不满地问。“再晚些,回来的人一多,加上春雨,还有地方住吗?”

“嘿,首领说了,会很快当的。”槐块还是不愠不火地微笑着挠挠后脑。

“嘿,那阿舅知道为什么这么难吗?”

“嘿,我和另外四个人不想换到别地去,巫说请他们嫁十五个女人过来,首领和长老们也想这样。他们不肯,就商量商量。”

“哦!这样啊!那应该、应该!呵呵”周华觉得理解,槐块他们舍不得离开去,而这些部落女子又一向习惯了大咧咧地等人上门求青睐,要她们“嫁”过来也太突然了,难转过弯来很正常。

只是,这种事他也没辙。倒是如何利用一把这五十多号壮劳力,他很上心。

在他授意下,新建好的木棚给客人们住,一日三餐也好好招待。要是客人们好奇本部落的各项建设,欢迎参与。还没有好奇上的,热情介绍,欢迎帮忙。反正是亲邻部落,也不怕他们学点技术去。

槐块他们五个看到部落的变化,都是难以置信的样子。要不是还认得部落里的人,他们都要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。何况是那些客人?对木棚、对菜地、甚至是老人们建起的那些茅厕,都投以无限赞叹的眼神。

首领和长老们也不愧是大部落当家人,换回的物资除了食盐、种子、麻布,就是各类陶器、工具。客人们想试一把建木棚的活,石刀、石斧随意取用。被那从未见过的大面积耕地吸引?可以跟去帮忙!想学腌制鱼肉、蔬菜?行,洗洗手先!

流连忘返地帮了五六天,总算有客人提出该回去了。周华说:“嘿,各位阿舅,我让人杀了几头猪、捞了一些鱼。想制成肉干、鱼干,熏肉、熏鱼请你们带回去给大家吃吃!你们多等几天。”

早听说这儿有大吉人物拍土,如今亲眼目睹他如此神奇,又这样地好客,他们哪有不多呆几天的道理?异口同声说:“好!”

“嘿嘿!当然好!这年头,缺劳力啊!有钱,呃!是有吃的都没处请人,只好打你们的算盘啦!反正头领她们还在磨唧你们的婚姻大事,什么时候有个准?天知道!闲着也是闲着,就当来我这打次短工吧!”周华心中乐着,“就算你们当中真有拍土他爹,帮衬着点也是应该的,何况酬劳从优。”

有了这帮生力军的加入,进度实在是快!五六天后180多座木棚完工了,周华觉得不能太过分,要见好就收。万一就在这十多天时间里,首领们唠嗑出破解僵局之道,准备安排这些人的婚姻去向,自己却拉着人家来帮工。耽搁了他们,自己可就罪过了。

所以,他分发早就准备好了的“礼物”给他们,并且极为好客地表示,请他们有空常来看看。顺便让一道去的槐块他们五人,带上他所认为能当“聘礼”的几件东西帮助首领她们一把。

依依惜别之际,槐块冲送行的周华眨眨眼,好一阵憨笑。周华以为被他看穿把戏,心里涌起一丝沾老实人便宜后的不好意思感觉。也“嘿、嘿”傻笑。实际上善良的槐块是对他表示感激:拿了那么些新器物什当“聘礼”!

送走、笑罢,回到部落内,想起计划中的“大食堂”还没有兴建,又把刚才的那点儿“不好意思”抛到九霄云外。暗自抱怨首领:“反正磨唧唠嗑僵持不下,还不如早点让他们帮忙送物资回来,好帮忙啊!要是早那么十多二三十天……咳,甭说食堂,粮仓、木筏都整好啦!这部落人就是实诚,都快跟我一样实诚了……”

他哪知道首领她们为了让槐块、槐头这十五人不用被换婚到别处,而是娶回十五位相好女子费多大心思啊!成天跟人精似的百多号部落女首领、长老们讨价还价,扯东道西,哪似他这般整似以暇?

(PS:多谢!多谢!多谢赏眼、推荐、收藏的诸位!呵呵!)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