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丽质文学网 > 猎剑江湖 > 主角为苏铁沈莺莺的小说猎剑江湖第7章免费

主角为苏铁沈莺莺的小说猎剑江湖第7章免费

2021-11-10 06:39:15 作者:令狐冲冲冲
  • 猎剑江湖 猎剑江湖

    二十年前一桩弑君案,引得南诏国灭,拜月倾覆,七名心怀仇恨的少年东出南诏,立七杀碑,誓杀当朝摄政王。二十年后的今日,一桩七杀案掀起了席卷大胤的风,秋风起于一座名为石潭的小镇,起于一位名为苏铁的少年……

    令狐冲冲冲 状态:已完结 类型:玄幻
    立即阅读

《猎剑江湖》 章节介绍

令狐冲冲冲所编写的《猎剑江湖》很有看点,也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一部十分精彩的小说,里面出现很多的人物,在令狐冲冲冲的描绘下每一位都很有特点,第7章讲了:杜三爷死了。在镇西边的杉木林里,眉心有个血洞,死在一堆残肢血肉前。这在小小的石潭镇不啻于落......

《猎剑江湖》 第七章 卧虎 在线试读

杜三爷死了。

在镇西边的杉木林里,眉心有个血洞,死在一堆残肢血肉前。

这在小小的石潭镇不啻于落了一场惊雷,杜三爷家大业大,不少人仰其鼻息生存,他这一死,整个石潭镇都乱了起来。

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,杜府满门绝户,除开杜三爷以外三十四口人尽数死在前厅,整座杜府早已给披甲戴盔的长沙郡驻军围得水泄不通,时不时有佩刀灰衣人进出,据说是荆州刺史特遣了专人前来断案。

苏铁和衡山一大一小两名女子皆被人目睹出入过杜府,尤其是苏铁和杜三爷同时被衡山少女拎出杜府的情状,也成了众人口中的谈资之一。

事情已经过去两天有余,众口悠悠,关于这桩惨案的论调愈演愈烈,很快附近乡邻尽皆知晓,整座衡山都开始议论此事。

“荒唐!”

衡山祝融峰,巍峨大殿内传出怒喝,紧接着是杯盏碎裂的声音,片刻后,发声的老者明显压抑着怒气,“速招林落微回山,罚她一年不得踏出幽潭!还有那齐霜霜,拉回烟霞峰叫凌菲雪好生管教!”

有年轻声音犹豫着响起:“遵命……但是掌门……”

“但是什么!”

“与泰清派论剑在即,一年是不是太久?”

老者气道:“那便半年,不,三月!”

“三月也使不得……至多两月。”

“两月……两月便两月。”

“遵命……”

老者轻叹一声,疲惫道:“等等,再往襄阳传书,何刺史……罢了罢了,老夫亲自走一趟,登门请罪。”

“掌门,此事万万不可!”

“莫劝,如若化不开绣衣仇怨,衡山必有一劫。”

一袭佝偻青衫掠出大殿,直下祝融峰。

这一日,衡山剑派掌门季长垣赴襄阳,荆州刺史府闭门谢客,季长垣于刺史府前肃立一夜,终长揖而去。

衡山声威一坠再坠。

……

长街边,一身水绿纱衣的女子皓腕轻抬,自草靶子上摘下一串晶莹艳丽的糖葫芦,随即摸出钱袋,认认真真数了三枚铜钱放在小贩手心,便坐在桥头,目光出神飘向远处。

“衡山林落微,苏铁苏秤砣……”

女子咬下一颗山楂,含糊不清嘀咕几句,带着淡淡水乡气息的眸子突然生出恼怒,投向始终没把铜钱收起的小贩:“看什么看,钱多的不想要了?不要还我!”

“要要要……”小贩骤然回神,忙低头放钱,眼神却仍旧不住偷偷往女子方向瞟。

他在石潭镇生活了三十多年,平素里接触的都是些粗婆糙妇,哪曾见过这般明艳无俦的女子,只觉戏里听过的倾城之色也不过如此,只需盈盈一立,便如步出尘世的画中人,一人便是无边美景。

若说有什么明显缺憾,女子沙哑嗓音沉如刀锋磨石,几近难听范畴,端的是大煞风景。

女子下嘴极快,粉唇张合,眨眼间便把糖葫芦咬得一个不剩,桥下水波阵阵,俱是女子吐了果核的动静。

女子随手抛走竹签,见小贩依旧矗立原地偷瞄自己,柳眉一挑:“还赖着不走?”

小贩无辜道:“姑娘,我站这儿不说十年也有八年了……”

女子一呆,才想到自己是外来人,俏脸红了红,起身便要离去,却听小贩出声问道:“姑娘可是为了杜府而来?”

女子水眸微凝,警惕道:“你怎么知道?”

“石潭镇小小一隅,若不是出了杜三爷这桩惨事,哪里有如此多陌生脸孔来往,你瞧那……”

小贩指指长街尽头,“那处客栈三楼,恰好可以越过高墙望见杜府风光,早给外乡人包圆啦,再瞧那……”

小贩又指了指对岸,“那处酒楼可以见着杜府大门,平时生意惨淡,顶多三四个吃面的香客,这几天塞得满满当当,都是如姑娘一般的生面孔……”

女子尴尬笑笑,也是,石潭镇太小了,在镇民们眼里,随便来个陌生脸孔都如黑夜烛光般耀眼。

“杜三爷乐善好施,真是可惜了……”小贩唏嘘道,“姑娘你或许不清楚,咱石潭镇暗里流着一个说法,死一个杜三爷,肥一个石潭镇,可在我看来,那都是镜中花水中月,没准对咱们石潭镇而言是个大劫……”

女子奇道:“何以见得?”

肥了一镇的说法她早打听到,石潭镇半数产业都与杜三爷相干,如今杜府绝户,杜三爷又是十七年前自北边流亡而来,无亲无故,身后这些产业无人接手,早成了石潭镇镇民们暗地里的狂欢。

惋惜杜府是真,可人死灯灭,镇民们如今努力撇清和杜三爷的关系,占其家产也是真,据说连石潭镇德高望重的亭长都亲自授意,从中谋夺不少好处。

小贩得意一笑,压低声音问道:“姑娘,杜三爷身份不一般吧?”

女子一愣,正要否认,突然自觉有些掩耳盗铃,便点了点头。

小贩一副心领神会的模样,讥讽地扫了眼周围长街:“那便对了,长沙郡驻军便罢了,出了大案,来的理所当然,但进出杜府的那些灰衣人明显身份尊崇,不似寻常官差,而姑娘你们这些外乡人……不,应该说江湖人士蜂拥而至,据说已经和官军暗地里见了几次血,风声鹤唳,官军戒备愈加森严了,我若是那些黑心愚民,早就诚惶诚恐理清所有,向驻军奉还杜三爷产业,否则迟早惹祸上身。”

女子若有所思点点头,再看小贩那张平平无奇的脸,顿生刮目相看之感,她在石潭镇打听了两天,每每见到自以为占了便宜的镇民便觉厌烦,谁能想到镇里看事最透彻的,居然是桥边卖糖葫芦的小贩。

这时,不远处突然响起整齐脚步,两人齐齐看过去,就见到长街左侧“秦石钱庄”来了一队披甲戴盔的步卒,一名佩刀灰衣人走在最前头,直直踏入钱庄,片刻后,钱庄内一阵哭天抢地,惊了大半条长街。

小贩啧啧直摇头:“秦石钱庄……以为把杜字改成秦字就高枕无忧,看,报应来了吧,一个都躲不掉。”

身边静悄悄的。

小贩扭头看向桥边,已然不见佳人丽影,霎时怅然若失。

而就在他看不见的侧方十丈外,女子正隐在树后,香肩轻颤,柔若无骨的五指贴在腰际,指腹触着一抹冰凉才稍稍心安。

她不敢直面绣衣,生怕见了,会按捺不住当街杀人!

方才小贩说江湖人士和官军暗地里见了几次血,可他并不知道,那几次见血都是这名明艳女子所为,来石潭镇两天,女子已经悄然抹杀了四名绣衣执剑。

不然就凭那些自称江湖人士的软骨头,只敢暗搓搓躲在一旁窥视,妄图探到七杀的一星半点,如何有胆量对在大胤一手遮天的绣衣下手?

江湖,不知何时起,这个词竟变得贬义居多……

下一瞬,女子直挺挺后仰,俏脸上方刀光划过,咄!地没入树身,女子足尖点地,整个人平平横移出去两丈,素手轻拍地面石板,直直立起。

“好俊的身手,可惜见不得光。”伴着阴沉入骨的声音,刀光又至。

女子不及多想,旋身后撤,雪白皓腕往腰间一抹,一柄玉色的贴身软剑自水绿中跳出,和刀光硬拼一记,借力又飘开数丈。

卖糖葫芦的小贩听得动静,循声看到那袭水绿,惊喜道:“姑娘……”下一眼便瞧见追击水绿的灰影,立马噤若寒蝉,懊恼地将所有心思噎回喉咙。

看清持刀灰影,女子瞳孔骤缩。

左胸绣三剑衔尾,高阶绣衣执剑!

绣衣执剑的辨别极其简单,左胸独绣一剑,对应下三品武夫,两剑交抵,有中三品实力,三剑衔尾,则为上三品强者,但凡绣三剑衔尾者,无一不是江湖上赫赫有名之辈。

那名绣衣看到女子手中玉剑,眼里刹那间浮出狰狞:“软剑名门,你姓沈?难怪这两天我莫名折损四名手下,原来是你送上门了,逃了林落微,正好拿你泄愤!”

“哎哟,我道是谁,原来是董卧虎送上门了。”女子耸肩嗤笑,“我怎么听说你让那剑胚撵如丧家之犬?卧虎名不副实,不如改叫卧犬?”

这名突然出现的绣衣执剑的确赫赫有名,或者说臭名昭著更合适——董宣,绣衣中审讯手段最为残忍的三大酷吏之一,人送诨号卧虎,与另两位的屠伯,苍鹰齐名,据说其人诛心有术,审讯他人时极少动用酷刑,却能将人折磨得心神崩溃,十分耸人听闻。

董宣光头无眉,本就是相貌凶恶之辈,听到女子调侃,眼神更厉:“小丫头伶牙俐齿,嘴上功夫了得又如何,不如手底下见见真章,叫董某看看你承了沈老儿几成火候。”

话音未落,董宣长刀已举,虹光匹练卷向那一袭盈盈弱柳,与此同时,刀光中暗藏一缕漆黑,竟是柄不起眼的四爪钩。

鹰爪钩,事实上这才是董宣的成名兵器,绣衣人人佩飞羽刀,穿从火服,那是绣衣必不可少的标志,但并非意味着人人擅长用刀,尤其是那些凭借一技之长加入绣衣的高手,都有自己赖以傍身的绝学。

女子识得厉害,不敢大意,玉色软剑如蛇头吐信,以极其刁钻的角度刺入刀光薄弱处。

在偷偷旁观的小贩视线中,绿影灰影一错即分,数不尽的清脆撞击声凝在一起,刺得人耳膜生疼。

而两人交汇中心的石板表面纵横交错,平白多出十余道深深白痕。

这之后,那一抹水绿足不点地,如惊鸿照影,掠进小巷深处。

董宣狞笑着撕去钩爪上的残衣,红绿交织,滴答在地上绽开一朵血花——

“逃?日月所照,皆入绣衣耳目,我看你逃得到哪里去……”

最新推荐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