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丽质文学网 > 荆棘向晨昏 > 荆晶棘子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荆棘向晨昏第1章

荆晶棘子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荆棘向晨昏第1章

2022-09-25 21:48:00 作者:灵系小白
  • 荆棘向晨昏 荆棘向晨昏

    热爱一个人,也犹如热爱梦想和生活一般!沿途有美景,也有沟壑!别害怕,更不妨再大胆一点!愿,你深爱的人,可以,陪你沉默不语,和你生生不息!

    灵系小白 状态:已完结 类型:婚恋
    立即阅读

《荆棘向晨昏》 章节介绍

《荆棘向晨昏》中的故事情节很精彩,完全是读者会喜欢的类型,同时灵系小白在每一章节处都有精彩的伏笔,很值得期待,第1章内容是:“晶晶,别玩了!赶快跟我回去!你们家着火了……”胖婶从冰冻三尺的河面上,将正在和几个小学同学一起玩着爬犁的荆晶,一把......

《荆棘向晨昏》 01 苦色 在线试读

“晶晶,别玩了!赶快跟我回去!你们家着火了……”

胖婶从冰冻三尺的河面上,将正在和几个小学同学一起玩着爬犁的荆晶,一把拉了起来,转身就跑。

一路上,荆晶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泪,被胖婶使劲儿地扯拽着,不敢有半口歇息,径直往老宅的方向跑着。她塔拉着两只比自己脚大一码的棉鞋,鞋底板儿下一直打滑儿,跌跌撞撞、断断续续地摔了四五个大跟头。

院内院外进进出出、拨水洒雪的伯伯婶婶吵杂着,一直烧到烟囱顶、蹭蹭往天上蹿着的炎炎火苗,各种家具被褥衣物接二连三被点着、焦炭熏糊的味道,屋后几株荆棘树的枯枝霹雳吧啦的声响……

“我爷爷呢?爷爷……”

胖婶死死地搂着荆晶,阻止着只属于童年天性的冲动。

她们和在一旁围观的其他妇女和小孩,站在屋外远离火源的地方。

荆晶的双脚全部没在厚厚的雪地里,冻得几乎没有什么知觉了。

……

过去的10年里,荆晶一直生活在繁华的遥河城外,贫困偏远山区深处的这个小村里:荆村。

遥河的一条支流,源远流长,纠缠着蜿蜒盘旋的荆棘山,鬼斧神工地形成了十个天然般的渡口。

荆村就坐落在遥河正好流经此处的第三个渡口处。

简单、自然,安宁,祥和,充满生机的童年,总是被孩子们的视角,演绎得很漫长。

荆晶总是会惦记着、盘算着:

自己什么时候,才能够长大?

要快点、再快一点长大,才好。

等长大了,一定要去荆村的外面,走一走。

七岁的生日一过,父母就把荆晶送进了村里唯一的一所学校:荆村小学。

那之后的第二天,他们就又收拾起大包小裹的行李卷儿,坐上长途大巴车,去外地打工了。

留下了,荆晶和爷爷,一老一小,守着这老宅院子里的四间砖瓦房和屋子后面的一亩三分地。

当然,还有阿木:它是邻居胖婶家大黄刚生了一窝里个头最小的那一只狗仔儿。

每个春节,荆晶的父母都会回来过年,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。

他们还总是会带回来很多“城”里的特色年货。

而,他们口中的那些各种“城”的新鲜名字,荆晶和爷爷,从来就没有听过。

那时,荆晶始终都觉得,不管是什么城,都没有“遥河城”这个名字,叫起来好听。

小时候,爷爷常常会抱着荆晶,坐在满眼星光灿烂的小院儿里。

“爷爷……荆村外面是什么样子啊?”

“小晶啊,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好,你要记住,那天上的银河、这门前的遥河,才是最美丽的地方。”

“爷爷……这野酸枣,怎么那么苦啊?”荆晶含着一枚还没有长成熟的荆棘果儿。

“别吃了,赶快吐出来!”爷爷将带着两排小牙印儿的果子,捧在手里,说,“小晶,看清楚,这种颜色,就叫苦色!”

……

每个春节,隔壁张家村里的大伯大妈,会带着大哥哥、二姐姐;二伯二妈,也会带着三姐姐、五弟弟,一同赶过来,聚到荆村,来过大年三十儿。

十几口子的人,热热闹闹地围坐在那张和爷爷年纪差不多岁数的大圆桌边,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。

那是,荆晶365天最开心的几日。

熊熊火光之中,她甚至还能清晰地回忆起,就在一个礼拜之前,那天是腊月二十八。

荆晶和几个同学,在雪山脚下玩完儿爬犁,踏着冬日夕阳,回到了家。

刚走进院子,就隐约着听到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。

荆晶打发了饿着要食儿吃的阿木,她扔下爬犁,连自己身上的雪块还没有来及抖抖搂掉,就一脚深、一脚浅地赶忙跑进屋去,寻找那个美妙旋律的来源。

原来是爸妈从他们打工的通帝城新开的电子市场里,大老远地拎回来的一台叫做“录音机”的东西,还有配套播放音乐的三盘被称为“磁带”的东西。而且,更神奇的是,他们还竟然跨过院墙,从村口土路边的电线杆上,往屋里拉进来一根很长很长的电线。

私拉电线,当然是违反村委会明文规定的;可,那个年代,有谁会真正在意呢?

毕竟,很多村里人,都会那样做。

荆晶趴在炕沿边的木头柜子上,把正在播放的那条磁带的塑料盒子,翻来覆去地捧在手里,仔细对照目录上密密麻麻的歌词儿:“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,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;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,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……”

反复听了几遍,她便不知不觉、很容易地就可以跟着里面节拍,哼唱起来了。

即使,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当乱响的声音,也转移不了荆晶沉浸在其中的注意力。

这首歌曲的意境,总让荆晶想起荆村小学的王校长,她在音乐课上教学生们唱的那首《晚霞中的红蜻蜓》。

荆晶倒是特别期待着冬天寒假早点过去、早点开学,这样,自己又能和王校长一起弹琴唱歌了。

王校长会稳稳地挺直腰板儿,坐在一个木头桩上,轻轻地掀开一架老旧的钢琴面板。

双手优美地悬在那些黑白按键的上方,双脚不时地踩在钢琴下面的踏板上。

所有的同学排成三排,等待着王校长每次都说的那句话:“同学们,我们先开始今天的练声。”

如果,把录音机带到学校里,就可以记录下每位老师和同学的声音了。

太有趣了!

荆晶一边专心致志地摆弄那台新玩意儿、一边开心地笑着,甜美的小脸上灿烂地像一朵美丽的荆棘花。

爷爷咳嗽了两声,拄着拐杖,慢吞吞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。

“爷爷,这个东西能学人说话。你说一句,我帮你录一下,试试!”

他瞧见荆晶正在新奇的样子,却不屑地说了一句:“这大过年的,咿咿呀呀、鬼哭狼嚎着,唱得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!哪儿有咱遥河城外的地方戏,好听啊!”

说完,他靠近了床头柜,便伸手按了一下暂停的按钮。并换到了一个调频广播电台,一曲地地道道的乡村音乐《小拜年》,随着里面一口乡村口音的乡村主持人的介绍,播放了出来。

“爷爷,你怎么弄的?再教教我呗!”

“那你先告诉我,是《小拜年》好听,还是你刚才的那个破歌儿好听?”

乡音啊……

就是这个味儿……

荆晶想着:总有一天,自己会走出去的!尽管,她舍不得这里、舍不得爷爷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