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丽质文学网 > 重生九零,我成了零食大王 > 《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》主角施向南施向西在线阅读第10章

《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》主角施向南施向西在线阅读第10章

2022-06-08 00:01:01 作者:年岁
  • 重生九零,我成了零食大王 重生九零,我成了零食大王

    前世因为一场失败的婚姻,施向南全家遭遇不幸。重回十八岁,高考落榜的1991年,施向南决定:我不嫁人了!远离渣男,猛搞事业,成为全村、全县、全国首富!事实证明,努力赚钱太有用了!靠着一把香瓜子,她亲情保住了,友情也来了,就连爱情都敲了敲她落灰的门:“甭管你在不在,我等你一辈子!”

    年岁 状态:已完结 类型:言情
    立即阅读

《重生九零,我成了零食大王》 章节介绍

通过《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》这部小说我们就可以看出年岁的写作能力,作者文笔非常的缜密,逻辑思维很强,可以构思出如此巧妙的场面,令人佩服,第10章内容:这是村里三太爷最小的儿子,排行老八。虽然年纪比施开阳还小一岁,但他辈分高,也得喊一声八叔......

《重生九零,我成了零食大王》 第10章 在线试读

这是村里三太爷最小的儿子,排行老八。

虽然年纪比施开阳还小一岁,但他辈分高,也得喊一声八叔,施向南兄妹几个就得叫他八爷。

他编箩头簸箕的手艺是家里一代代传下来的。

施家洼没有竹林,柳树也很少见,他就用漫山遍野的紫穗槐的枝条就能编出结实耐用的箩头簸箕。

每年还会用新麦秸编很多草帽。

村里人谁家要用,拿几个鸡蛋、或者是地里的一把葱一把蒜上门,说一声八叔就抽空给编了,也不收钱。

所以三太爷在施家洼威望很高、八叔在施家洼的人缘也很好。

八叔的一对小孙子孙女被他们爸爸放在新编的大箩头里挑着走,俩小孩就在箩头里打闹,兴奋得很。

看见施向东挑着的布袋,两个小孩露出渴望的眼神:“大哥——”

还没说出口,施向南就从自己拿着的提兜里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。

要在熟人面前做生意,这样的往来是难免的,家里瓜子越来越多,笸箩不够用,她去找八爷新做了好些,对方也就收了点包谷,给烟都不要的。

八叔立刻阻拦:“南南,不能给!这要是在家里俩娃娃去你家玩,你给瓜子我不拦着,今儿这是要拿去卖钱的东西,可不能给。”

施向南笑得甜甜的:“八爷,不要紧,要卖的在我大哥二哥那儿,我这本来就是拿着给大伙儿吃的。倩倩他们俩这么小能吃多少啊?”

说着已经把瓜子塞到了两个小孩手里。

他们能被放在箩头里挑着,大的那个也才不到五岁,小手伸出来肉乎乎的,十来颗瓜子就拿不下了。

八叔这才没再说什么,只是深深地看了施向南一眼。

阳娃两口子没说话,向东两兄弟也没开口,是阳娃家这个要做个体户的女娃招呼的,就看她这机灵样儿,生意就差不了。

一路人遇到的人越来越多,施开阳两口子最多见面时打个招呼,全都是肩上挎着提兜的施向南应酬。

见到带小孩的就发瓜子,她的手天生的小,看似抓了满满一把其实没多少,但她这大方的做派大家心里舒服啊!

八叔在心中默默点头。

说不定这姑娘做个体户还真能成!

到了镇上,众人分开,飞飞早就被爸妈交代过今儿要跟着爷爷。

他被瓜子、还有姑姑承诺的雪糕、糖葫芦哄好了,到了镇上乖乖地就跟着爷爷走了。

施向南三兄妹按照提前说好的,各自去各自的地方。

年轻人空手到镇上要走一个多小时,施家人挑着重物带着小孩走得慢一点。

用了两个小时多一点,到镇上的时候已经能看见太阳了,镇上也已经热闹起来。

戏台是前一天就搭好的,今儿只需要戏班子的人吃过早饭,就能登台开唱。

年年都是这样,羊滩镇的人都习惯了,戏台下早早就有爱看戏的人提前占好位置等着了。

施向西没有固定地点,他帮着施向南姑嫂两个把一大袋瓜子挑到了戏台这边才放下。

钱秋雁开始张罗着把旁边碍事的大石块和垃圾捡一捡。

施向南拿着钱去买馒头,成年男人拳头大的馒头一毛钱一个,很划算,吃起来管饱顶饿。

她一口气买了四个。

先就近给了二哥两个:“今儿你要跑来跑去的,饿着肚子可不行,多吃点。”

施向西笑嘻嘻地收下了:“二哥就当你提前给发工资啦!”

他们家早饭吃的红薯,没什么油水,挑着几十斤东西走了两个多小时,早就饿了。他接过馒头不客气地就啃了一大嘴。

施向西找到大哥,他已经在三岔口找好了位置,正在大声吆喝:“卖瓜子儿喽!不脏手不上火的香瓜子儿!六毛五一斤喽!先尝后买不香不要钱喽!”

他本来还担心价格太贵没人买,结果刚喊了两嗓子,就有旁边店里的老板娘出来问:“先尝后买?”

跟老板娘一样被“先尝后买、不香不要钱”吸引的来上会的人不在少数,直接把施向东团团围住。

“不香真不要钱啊?”

“什么瓜子敢卖六毛五一斤,让我尝尝!”

施向南好不容易才挤进去,就看到大哥亮晶晶的眼神,可以压低了声音也压不住语气里的兴奋:“真有人买!”

施向南赶紧把馒头给他,叮嘱他别饿着。一溜小跑往回走,路上遇到二哥,他也已经开张了。

“我算过,有十个人尝了瓜子,七个都买了,有买二两的也有买半斤的,买一斤的就三个。”

施向南点头:“慢慢来,二哥你可别算错账啊!”

说完她就往大嫂那里去。

果然戏台这边也已经开张了,因为施向南没回来,早就在一旁准备着的张秀珍赶紧去给儿媳妇帮忙,她算账比较慢,但帮忙装瓜子、收钱动作都很利落。

见到施向南回来,两个人的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激动。

张秀珍凑到闺女耳边,抑制不住喜悦地道:“这一会儿功夫已经卖了六斤了,尝了瓜子的都说很香很好吃。”

闺女收瓜子三毛一斤她还觉得太贵了,卖六毛五这是翻了一倍不止,竟然也能卖出去,还卖得这么好!

就算是六毛一斤,卖六斤也挣了一块八了,要是能卖一百斤,那就净赚三十块啊!

一个月那就是......张秀珍心砰砰直跳,算了好几遍才确认,要是天天都能挣三十块一个月能有足足九百块钱!

以往他们家里头一年都挣不下来恁多钱!

一想到这个数字张秀珍那颗心啊,就跟要跳出喉咙一样,吓死个人。

她这会儿跟闺女说话时激动得手都有点抖了。

这个价格是施向南定好的,她早就算过如果按照同学家上会一天卖一百斤包谷花的量,她连卖三天大致能挣多少。

一天一百斤,毛利也就三十多,还要算上煮瓜子的香料的钱、还有时间成本和人工费,全都扣掉后她净赚的就没多少钱了。

倒不是她贪,而是上会就三天,她要靠这三天攒去县里的本钱。

“哐当”一声锣响,大戏开场,戏台这边人更多了。

年轻人们也一股脑地往这边涌过来——有没有耐心看下去先不说,人就是喜欢凑热闹。

张秀珍和钱秋雁很快招呼不过来了:“南南!站那儿干啥,快点来帮忙!”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